礦塊尺寸不大(段高30-50m,天井間距50-60m),運輸巷布置在脈外巖石中。為了縮短運搬距離,常在礦塊中間架設順路天井
將礦石和巖石分別采下,運走礦石,巖石留在空區(qū)作充填料,也作為繼續(xù)上采工作平臺。
自下向上分層回采時,可根據(jù)具體條件決定先采礦石或先采巖石。當?shù)V石易于采掘,有用礦石又易被震落,則先采礦石;反之則先采巖石。
采用小孔徑炮孔,間隔裝藥,進行松動爆破。
在回采時,若礦石比圍巖穩(wěn)固則先采圍巖,若圍巖比礦石穩(wěn)固則先采礦石。
削壁充填法回采工藝過程包括:落礦、礦石運搬、崩落圍巖和充填、鋪設墊層、架設順路天井等。
削壁充填采礦法要求對礦石和圍巖分次崩落,崩落礦巖的先后順序取決于礦脈傾角和礦巖的穩(wěn)固程度。開采急傾斜礦脈時,一般先崩落礦石,而在圍巖穩(wěn)固條件差時應先崩落圍巖。先落礦時,由于礦脈過薄夾制性大,宜用小直徑釬頭鉆鑿深度不超過1.0--1.5M的淺孔,孔間距為0.4--0.6M,并采用間隔裝藥進行爆破以減輕對圍巖的破壞。圍巖的崩落量必須滿足最小回采空間的要求,開采急傾斜礦體采場寬度的最小尺寸是:采用人工、電耙或獨輪車運搬礦石時,不小于0.8M;當采用CT-500HE型電動鏟運機運搬礦石時,不小于1.1--1.2M。確定崩落圍巖量時,還應滿足充填采空區(qū)的要求,力爭既不外取充填料,也不放出多余的廢石。
崩落的礦石在采場內(nèi)可用人工或用機械運搬至礦石溜井。人工運搬礦石時,由于工作面狹窄作業(yè)條件差,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為實現(xiàn)窄工作面礦石運搬機械化,目前已成功地使用5.5KW小型電耙和CT-500HE型電動鏟運機運搬礦石。
為避免高品位的碎塊礦石或粉礦混入充填料中,在充填體面上必須鋪設墊層。墊層的材料可以是木板、鐵板、膠帶、水泥砂漿或混凝土等。實踐表明,木板或鐵板在崩落礦石時被砸壞或變形,從而造成大量粉礦損失。利用半舊膠鋪設墊層時,為防止膠帶在爆破時被砸壞,應在膠帶下鋪設一層草袋等緩沖材料。為回收從膠帶搭接處漏掉的粉礦,還應在膠帶與草袋層間鋪一層帆布。用混凝土鋪面的厚度為0.1--0.15M,強度達3MPA即可滿足落礦和機械運搬的要求。實踐表明,混凝土墊層有利于機械化運搬,也能最大限度地 回收粉礦。
采場中的順路人行井和順路礦石溜井要隨分層的向上推進而不斷加高。順路天井通常布置成雙格,以供行人和運料。為給回采創(chuàng)造條件,順路天井應超前回采分層一定距離,多用木撐架設,但靠近充填體的一側要用密集木板隔開。為節(jié)省木料天井還可用鋼板圍城的圓筒逐段加高,筒內(nèi)焊接人行梯子。順路礦石溜井最好用3MM厚鋼板圍成的倒錐形圓筒架設,每節(jié)高為0.5--1.0M,直徑0.6--0.8M.順路礦石溜井還可以用木板架設,為防止粉礦損失,在溜井的內(nèi)側必須釘一層密接木板。
開采急傾斜礦脈時,用人工、電耙或鏟運機倒運充填料、平整充填料堆面。(源于:地質(zhì)雜記)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唐冶高鐵黃金廣場6號樓9樓
北京市豐臺區(qū)南四環(huán)西路188號十二區(qū)10號樓6層